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作效率生产力
Ctrl + D 收藏本站,更多好用AI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AI资讯

解救影像科医生!GE医疗推出AI医疗版“操作系统”,支持跨品牌多病种AI应用

2024-05-26 129

解救影像科医生!GE医疗推出AI医疗版“操作系统”,支持跨品牌多病种AI应用插图

作者 | 心缘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8日报道,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GE医疗推出其首个一站式、跨品牌的集成AI应用平台——爱迪生魔盒。

近两年,AI医疗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家公司的辅助诊断AI软件获得 “医疗器械三类证” 走进医院,协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精准度。

但这也带来了麻烦:一间小小的影像科阅片室里,摆满了各种AI工作站,有做肺结节的,有做冠脉的,有做心血管的,医生需要不断地切换工位、硬件和操作界面,才能完成工作。

影像科医生们,正被困在了设备堆里。

能不能把这些诊疗功能集中到同一个设备中,让医生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就能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病种的AI应用?

这正是“爱迪生魔盒”在做的事。

一、多家影像AI如何选、如何用、如何管?

“我的人生难道要花1/4的时间,来重复看肺结节吗?如果我的人生要这么过,那我宁愿换一个岗位。”这是一位影像科医生亲口对王华毅说的话。

王华毅是GE医疗中国Edison平台及人工智能总监,过去6个月里,他走访了大约200基层医院,发现医院与影像科医生承受的一些共性问题。

影像科医生每天要看大量的胸片扫描,因为要对病人负责,他们必须非常仔细,以免出现疏漏。这样重复性又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任何一个微小的病灶被遗漏,就有可能为将来的医患矛盾埋下隐患。

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这类问题更为严峻。有些区域医院要支撑数十万人口,但它的医生和医疗设备数量非常有限,资源分配挑战重重。

王华毅分享了一些数据,过去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诊疗意识的提高,每年医院就诊人数增长大概保持在5%的范围,甚至更高。但从另外一方面看,资源的缺口依然很大,以CT为例,每百万人CT拥有量不到20台。

这一背景下,以深度卷积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学习为基础的AI应用开始走进医院,成为减轻医生工作负担、提高诊疗效率的重要帮手。

而当来自不同厂商的大量辅助诊断AI工具涌入医院,不仅挤占了影像科阅片室原本就被充裕的空间,而且会带来高昂的采购成本、复杂的安装流程以及繁琐的后期维护和升级流程。

“多家影像AI如何选、如何用、如何管,AI如何’无感’接入临床工作流,解决这些痛点,建设以服务患者为核心的影像AI生态圈,数字医疗才能真正落地走向大规模实践,加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区域均衡布局,让数字医疗真正落地惠及患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刘士远说。

从医院用户的需求出发,GE医疗此次发布的最新研发成果“爱迪生魔盒”即着力于解决这些挑战。

二、“爱迪生魔盒”的三大核心功能

“爱迪生魔盒”集合了国内的头部AI应用,以集成的方式,将多病种AI应用一次性给到医院。

相比其他AI医疗平台,王华毅认为“爱迪生魔盒”可以被视作一个操作系统级平台。这套操作系统是由多种特定功能的模块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不仅提供多元化的智能应用,而且能与GE医疗的多种设备进行连接,对数据进行汇集、分析、处理,并且产生对医疗有意义的结果。

通过统一的接口和界面,“爱迪生魔盒”能在医院内或云端对应用实现集中生命周期管理与访问,并保证持续更新升级能力,有效规避应用独立分离与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Arm CEO谈被英伟达收购:比挂牌上市好

▲GE医疗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爱迪生魔盒

目前,“爱迪生魔盒”能实现如下功能:

1、一次部署,实现影像科多领域AI应用

“爱迪生魔盒”提供胸部肺结节、骨折、心脏、脑神经、乳腺、肝脏等多领域的头部AI应用选择,以及久经验证的GE医疗AWS后处理软件。

只需通过一次平台采购与安装,即可实现多领域AI应用,这节省了重复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其部署方式十分灵活,既可以在科室,也能部署在云端,通过网页登录实现。

2、一个工作流,整合不同厂商AI软件

在使用过程中,该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爱迪生AI弹窗工具,智能识别当前报告的病人ID,并提供处理结果连接。医生可以便捷地通过一键点击直接调出多家应用的处理结果页面。

3、一个接口,打开一个生态世界

“爱迪生魔盒”可以提供一个线上商场,为客户提供多领域应用介绍与采购意向提交,所有应用都能以爱迪生平台为承载实现集中购买。

这个商店里,应用会不断上新、不断更新、不断拓展,并且不用改变现有工作流程。未来“爱迪生魔盒”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到其他科室。

Arm CEO谈被英伟达收购:比挂牌上市好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GE医疗展台

在“爱迪生魔盒”的支持下,GE医疗与AI企业数坤科技共同研发了首个基于MRI图像的“肝脏全周期AI解决方案”,突破性地将AI技术在磁共振领域的应用拓展至读片、辅助诊断周期。这一AI应用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率先落地。

GE医疗还与强联智创联合攻克脑手术难点,推出Edison & UGuard®脑卒中专用CT&一站式AI解决方案,以解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过程中影像评估环节的难以开展全脑功能学评估、无法精准量化、评估人员导致的结果差异、耗时长、患者受到多次造影剂损伤等痛点。该方案现已在湖北、江苏、广东和山东等医院落地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已合作多家中国AI公司,生态持续扩容

目前,爱迪生生态的合作伙伴包括疾病影像算法的开发者——医准智能、数坤科技、强联智创、安德医智、深睿医疗、推想医疗、科亚医疗;云服务提供商腾讯云;提供开发及应用标准的行业机构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创“科技投资+人工智能”模式的创新工场。

这些AI开发者均已与GE医疗的包括CT、MR、DSA、X线在内的先进影像设备在爱迪生平台上打通,形成了肺部精准筛查、乳腺精准筛查、卒中精准诊疗、冠脉精准诊断、肝脏精准成像、骨折智能分析等多病种解决方案。

助力技师进行扫描协议标准化管理的“技影随行”5G远程影像质控平台还入选了2021 WAIC SAIL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Top 30榜单。

Arm CEO谈被英伟达收购:比挂牌上市好

▲GE医疗“技影随行”远程影像质控平台

当被问及过去两年最大的变化,GE医疗中国副总裁、首席创新官戴鹰用两个字加以总结,即“落地”。

从2019年爱迪生平台首次落地中国至今,GE医疗与多家中国AI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针对疾病的影像辅助诊断应用。据戴鹰分享,过去几年,爱迪生平台已经积累了200多个落地案例。

作为国际医疗头部企业,GE医疗进入中国已经百年有余,在中国市场的设备总装机量达到30万+台,离实际应用场景和数据都非常近。

同时,GE医疗一直遵循着全球最严的数据隐私安全标准来开发软件,不会拥有数据,也不会将数据带出医院,包括在医院审核一些数据时,所有数据都会脱敏,不会泄露隐私信息。

遵循着“全面国产、数字赋能、合作共赢”这12字战略,GE医疗中国正推进着全系产品从供应链、零部件到生产、落地的国产化,并将其使命本地化为“关爱每个中国人的生命重要时刻”。

现在,爱迪生平台战略的目标,是成为更广泛的平台,不仅面向客户,也面向开发者,为此GE医疗中国正在纵向、横向扩容其合作公司的数量。

四、GE医疗如何选择AI公司合作伙伴?

GE医疗数字化业务发展高级经理吴梦青分享了与AI公司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以及GE医疗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

一方面,GE医疗能帮助合作伙伴占据一些市场的先发优势,提供足够多、高质量的影像,同时节省AI公司的开发步骤与成本,加速AI应用开发。

另一方面,GE医疗有行业丰富的老师,包括职业经理人,能对合作伙伴的公司治理、产品规划等方面提供一些更好的战略性指导。

此外,GE医疗提供方便客户购买设备或服务的一站式渠道,并提供GE质量认证。

“从我们合作过程当中感觉到,这个团队更多是像保姆式的服务。”医准智能CEO吕晨翀说,“从协议开始,包括如何跟它多产品部交流沟通、跟研发的整合,它都是一手包办,一扇一扇的门帮你敲开。”

从选择标准来看,GE医疗非常看重合作伙伴的研发实力、产品成熟度、关注疾病领域、KOL以及相对有优势的价格。

结语:推动精准医疗的规模化下沉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数字医疗加速发展,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但从起步到真正规模化落地,AI+医疗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医生、患者、厂商、学术和AI公司形成合力,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与临床深度融合,解决AI应用落地的核心痛点。

GE医疗“爱迪生魔盒”选择的路径,是以一个设备为起点,以最小的代价引入面向多种病例的AI应用,在后期对它的技术能力进行集群的拓展,还可以做到在拓展过程中,无需改变之前做过的连接和客户端的配置。

这将医院引入AI能力的流程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实现采购成本和实施成本的节约,并且持续提供升级和拓展的能力。

长远来看,打造出满足中国病患和医生需求的数字医疗基层设施,将推动实现精准医疗的规模化下沉。

原文链接:https://tech.ifeng.com/c/87iq0NxDC0g

相关推荐

阅读榜

hellenandjeckett@outlook.com

加入QQ群:84911258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