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此前,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内,均能找到类似ChatGPT的应用,有的名为“ChatGPT中国版”,有的直接名为“ChatPGT”。
2月10日前后,一些号称“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收到“账号资料违规处理的通知”,通知称这些公众号的帐号名称涉嫌对用户产生混淆、误导、联想等影响,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违规资料已清空处理,可重新进行设置”。这些应用纷纷“变身”,名称变为“AI对话”“智能AI聊天”等,直接以ChatGPT命名的公众号或小程序已无法找到。
尽管名称变了,但不少应用仍宣称能为用户对接ChatGPT。以微信公众号“超级AI”为例,它提供“ChatGPT中文版服务”,并自我推介称“中国端口尽情体验”。“超级AI”的Logo头像使用的是天蓝底色,这与ChatGPT原版Logo颜色有明显区别。
2月15日,财经E法尝试进入服务页面,最中央的“ChatGPT中文版”极为醒目,系统提示“免费体验次数已经被领完,请明天再来领取”,但购买会员可以享受服务。财经E法随即转到VIP会员购买页面,会员价格分为季度费399元,月费199元,1天会员费19.9元。在购买页面,仅列有会员价格;在会员权益页面,也仅列有极速回复、开启外挂、自选线路这三项。在支付19.9元获得1天会员后,财经E法进入对话页面,先后提问了“描写一下雪后景色”“土耳其多地震”等问题,系统反应时间在35秒左右,回答出的结果较为精准。
一个名为“华辰pro”的公众号也提供了“ChatGPT”入口,点击进入后提示“该网页需获取个人信息才可使用完整服务”。财经E法选择以微信号登录,进入了这个公众号的“Chatgpt AI”页面,但提醒需要会员充值才可使用。在会员充值页面,仅有两个价位可选:月度199元(原价299元),季度399元(原价897元)。价格选项下方用小字提示:会员服务为虚拟商品,支付成功后不支持退款。对于会员权益和服务条款,该公众号也没有详细介绍,仅有诸如独享接口、超低延迟、无限畅聊、专属客服这四个概括性描述。2月14日,财经E法再度查看“华辰pro”公众号发现,首页提示会员充值已暂停,“Chatgpt AI”页面也无法打开。
一款名为“GPT Chat智能问答AI”的小程序,其Logo与ChatGPT完全一致,仅将底色改为了黑色。这款小程序在首页没有提示需要收费,但在输入一个问题后,立刻弹出“获取免费对话次数”的提示,方法是分享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即可获得一次免费对话次数,此外,也可以通过看广告“获取免费对话次数”。
一款名为“对话Open AI”的小程序可以免费使用,在输入“描写一下雪后景色”“土耳其多地震”等问题后,其给出答案的时间也在35秒左右,内容同样较为准确。
OpenAI公司的一名发言人此前向财经E法回应称,虽然该公司希望自己的技术在世界各地都可获得,但部分国家的状况使该公司难以,或不可能以符合其使命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目前OpenAI正在努力增加能够提供给用户安全、并有益于获取OpenAI工具的地点数量。该发言人提供给财经E法的一份开放区域名单显示,目前OpenAI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已向161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其中亚洲地区包含日本、韩国、孟加拉国等,但不包括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中国企业正利用代理工具或通过与微软的现有合作关系,获得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这些中国企业产品的授权。财经E法就上述情况联系上了微软的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前未获置评。
因此,现在并不清楚,这些在微信上以ChatGPT名义提供服务的小程序,是否为通过各自的方式,给中国用户提供了真实的“ChatGPT”的服务。
上述“ChatGPT中国版”,大多需要收费才能使用,要么是Logo与ChatGPT完全一致,要么是将ChatGPT的名称微调。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899299251081017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