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作效率生产力
Ctrl + D 收藏本站,更多好用AI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AI资讯

ChatGPT爆火,谁最慌?

2024-05-10 68

5天注册用户超100万,月活破亿用时仅2个多月······

ChatGPT的爆火毋庸置疑,投行瑞银集团发布研报称之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

根据Sensor Tower数据,TikTok达到1亿用户用了9个月,Instagram则为2年半。此外,Worldof Engineering整理的一份达到全球1亿用户所用时间排名显示,iTunes用了6年半、Twitter用了5年、Meta(Facebook)用了4年半、WhatsApp用了3年半。

“ChatGPT爆火,谁最慌?”从行动上,或许就能略窥一二:

在2月1日Meta的财报会议上,扎克伯格就将生成式AI提升为今年关注的最大主题之一;虽然早早就与ChatGPT开发者OpenAI结盟,微软近期更是被爆追加近百亿美元投资,与此同时也抓紧时间让自家产品与之深度融合,相关发布会就定于当地时间2月7日;以百度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公司,则巧合地于同一天上马了各自的竞品,其中百度的项目名称为“文心一言”,将于3月发布;而苹果也不甘落后,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

除了科技巨头的集体“发慌”,大部分打工人也开始担忧自己“饭碗不保”。

于是,在一片忙乱、悲伤气氛中,或许只有马斯克是“喜忧参半”:正是他一手促成了OpenAI及ChatGPT的诞生,而他本人也正是“AI(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坚定支持者。

科技巨头集体“发慌”?

外界观点认为,ChatGPT有望重塑,甚至取代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

当地时间2月4日,Gmail创始人Paul Buchheit就在推特上表示,像ChatGPT这样的AI聊天机器人将像搜索引擎杀死黄页一样摧毁谷歌。

于是,与谷歌一样,对于百度、微软、苹果等一众拥有相关业务的公司来说,集体“发慌”在所难免。

百度3月发布竞品“文心一言”

此前据外媒报道,百度正计划在今年3月推出与ChatGPT类似的AI聊天机器人服务,最初版本将嵌入其搜索服务中。

今日,百度官宣,该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线前的冲刺。

联系去年9月,百度CEO李彦宏判断AI发展在“技术层面和商业应用层面,都有方向性改变”。据推测,百度那时候就开始做文心一言。

按照谷歌和微软节奏,文心一言开放内测还有可能提前。

ChatGPT相关技术,百度都有。百度在AI四层架构中,有全栈布局。包括底层的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百度在AI领域深耕数十年,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 ,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早在2021年Create大会上,李彦宏就曾表示:“随着技术应用门槛不断降低,创造者们将迎来属于AI的黄金10年。”

而他口中的“黄金10年”,也终于在2022年底,由ChatGPT揭开了序幕。一如2010年,iPhone 4的发布。

谷歌紧急发布竞品

2022年12月底,仅仅推出刚一个月的ChatGPT,就已经可以用爆火来形容。面对员工们对公司在AI领域的竞争优势提出的担忧,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当时还能平静应对:“谷歌其实完全有能力拿出类似的成果。只是一旦出了纰漏,谷歌这样的企业巨头无疑需要承担更高的经济和声誉成本。”

然而仅仅一周后,谷歌管理层就发布了“红色代码”警报。根据《纽约时报》看到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桑达尔·皮查伊参与了一系列探讨谷歌AI战略的会议,甚至推翻了内部众多团队的原有工作,并正在从其他部门抽调员工,以应对ChatGPT带来的威胁。

春节过后,谷歌的脚步明显加快。

当地时间2月3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谷歌已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了近4亿美元,后者正在测试ChatGPT的竞争产品。据了解,Anthropic成立于2021年,创始团队正来自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

上周已有媒体报道称,谷歌正在员工中测试Bard的部分功能,这是其应对ChatGPT“红色代码”计划的一部分。Bard的功能包括名为“Apprentice Bard”的聊天机器人,以及可以以问答形式使用的新搜索桌面设计。

于是一个周末过去,当地时间2月6日(美国周一),路透社报道称,谷歌宣布将推出名为Bard的AI聊天机器人,与ChatGPT展开直接竞争。桑达尔·皮查伊也在其博客中发文介绍,Bard是基于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的实验性AI程序,目前已经开展测试,并在几周内向公众开放。

微软苹果相继办会

不只是谷歌,微软、苹果也是“干劲十足”。

据外媒此前报道,微软可能会将ChatGPT整合到Word、PowerPoint、Outlook和其他应用程序中,以便客户可以使用简单的提示自动生成文本,此举可能会改变超过10亿人编写文档、演示文稿和电子邮件的方式。

此外,微软还正在使用ChatGPT背后的AI来推出一款新版搜索引擎必应(Bing),基于此,微软可能在搜索引擎中提供自然语言搜索结果,而不是链接列表。

据路透社获取到的一份活动邀请,微软计划将AI融入到所有产品之中,并将在2月7日具体介绍其发展情况。值得一提的是,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已经发布推文明确出席。

彭博社编辑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则在当地时间2月6日发帖称,苹果将于下周举行年度内部AI峰会。它就像AI届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但仅限于苹果员工。

有分析认为,苹果原本的语音智能服务Siri被ChatGPT“碾压”了,苹果需要有与之相竞争的下一代产品。

协助还是替代?有人不担心有人将失业

“ChatGPT爆火,谁最担心?”

如果你向小爱同学发问,“尴尬了,我也不知道答案”;如果你用Siri询问,它会推送搜索引擎的网页结果给你······

当我带着这一问题,使用某公众号提供的ChatGPT国内镜像服务时,它的回答则聪明许多,直接指向了“聊天机器人”行业。

而根据最新MLIV Pulse调查显示,ChatGPT主要会威胁到金融、法律和计算机等行业的工作。

华尔街交易员:NO

华尔街见闻消息称,根据媒体最新针对292名金融行业从业者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金融工作者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并不会很快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且大多数交易员并未开始使用AI,也不准备使用。

MLIV Pulse调查金融从业者是否使用AI辅助投资时,大多数交易员并未使用任何一种AI,12%的交易员表示他们使用过其中一种,只有27%的交易员表示他们有使用的打算。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考虑要使用AI来帮助他们进行投资。

针对这一问题,ChatGPT的回答是,金融行业工作者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来应对变化,从而降低被取代的风险。

编辑作家:危

作为一名小编,我在整理这篇文章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行了尝试ChatGPT(国内镜像版)。在获得启发之余,确实也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而事实上,ChatGPT取代人类写作,已经正在进行中。当地时间1月26日,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宣布计划使用ChatGPT开发商OpenAI提供的AI技术来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BuzzFeed发言人表示,公司将使用OpenAI开放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其CEO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也在一份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表示,今年由AI创造的内容将从研发阶段转变为核心业务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公司计划利用这一技术创建面对用户的个性测验,并根据用户反应生成个性化的文本内容。

例如,一项关于浪漫喜剧电影偏好的测试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你的浪漫喜剧选择一个场景”和“告诉我们你一个可爱的缺点”。测试将根据每个人的回答生成一篇独特的、可分享的文章。

受此消息刺激,原本营收不佳只能裁员的BuzzFeed,其股价在两天内暴涨3倍,也是该公司股价自2021年12月通过SPAC上市以来的最大涨幅。

值得一提的是,2月6日,为了做测试,财通证券分析师运用ChatGPT写成了第一篇试验性研报——《提高外在美,增强内在自信——医疗美容革命》。

对于测试ChatGPT的过程和优缺点:从过程来看,搭建报告框架、生成文字并翻译共花费约1小时;从结果来看,不可否认的是,ChatGPT在文字表意、标题撰写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但采用该种直接生成+翻译模式形成的报告仍具有一些问题。

上述分析师也表示,尽管形成专业可信的研究报告仍需不少改动,但效率高,具备基本逻辑可读性较强,未来肯定会替代人工。

程序员:险

目前,ChatGPT对于程序员的影响或许还比较有限。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一家国内头部AI企业的产品工程师李磊(化名)在ChatGPT对话框输入“用JAVA写一个调用RESTfulAPI接口示例”这一指令,十几秒后一串代码回复过来。李磊将其复制到开发环境中,编译了一个具备演示功能的应用程序。

ChatGPT可以协助用户完成一些基础的编程工作,通过根据给定的输入生成相应的代码输出。而这种程度,对于非研发岗的工程师们来说,写代码、写脚本,或许已经足够。

另一位受访者李智(化名)则表示,ChatGPT并不能编写程序员角度的代码,而是从互联网收集庞大信息库并使用它来生成代码,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人。

此外,对于软件程序,ChatGPT目前只有通用底层的能力,涉及电商、云服务等业务层面的能力尚有欠缺。比如要写一个小程序,是可以借用ChatGPT来找算法、写代码、写脚本(一个代码的片段),但是业务相关的,比如判断使用者是否登录等没有标准答案但需要较大工作量的部分,ChatGPT却无法回答。

中间商,赚

看多了ChatGPT“替代”的焦虑,最后也来看看凭借它赚钱的第一批人。

据电商在线报道,国内不少小公司或个人,以“中间商”的身份靠ChatGPT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们通过在海外ChatGPT的官网批量注册免费、付费账号以获取官方的“AI交互”服务,再借助云服务器、微信小程序、网站等互联网基础设施,用一定的技术逻辑,转头搭建出一个“ChatGPT镜像”平台,最后通过社交媒体获客,以“付费提问”的方式将官方服务转售给用户牟利。

据传,最早一批的“淘金者”,已有人实现月入数十万元。

另有知乎网友“混电商的林损友”发文称:有人用ChatGPT砍价,成功把Adobe年费从543欧砍到237欧。

来源:知乎截图

来源:知乎截图

马斯克“喜忧参半”,可以收回成本,但也佐证“AI威胁论”

早在2014年,马斯克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公开访谈中,就输出了“AI威胁论”的观点:

“我认为我们应当格外警惕AI。如果让我说人类当下面临最大的威胁是什么,我觉得是AI无疑。时至今日,我越来越相信在AI领域需要有一定的监管来保证没人会滥用AI。研究AI的我们,好比正在召唤传说中的恶魔。在那些我们熟知的神话故事中,我们总能看到手捧圣水的法师——自信地认为自己能控制恶魔,结果呢?呵呵。”

马斯克深知,自己无法阻挡越来越多创业公司研究AI的步伐,但他也同时需要AI助力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甚至于SpaceX的火星计划也需要AI协助。

直到2015年夏天,马斯克遇见了谷歌顶级AI研究科学家——Ilya Sutskever,两人一拍即合。此后,在科技孵化器Y Combinator掌门人Sam Altman的安排下,一众富有情怀的AI科学家齐聚一堂,完善并建立出一个共同目标:创造一个全新的AI实验室,不受任何机构或者任何人控制,一切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

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每个人都拥有AI的力量,“我认为,防止AI滥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拥有AI”;“如果每个人都拥有AI,那么也就不存在某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持有AI特权了。”

于是在2015年12月,马斯克与Altman共同宣布成立了非盈利性机构——OpenAI。

仅仅小半年时间,OpenAI就收获了10亿美元“投资”。由于是“非盈利”属性,所谓的“投资”,更像是“捐赠”。赞助者除了马斯克与Altman外,还有Greg Brockman、Jessica Livingston、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等人,以及亚马逊的AWS,印度IT巨头Infosys与YC Research。

此后,马斯克于2018年因不当言论退出OpenAI,但仍是其股东。

2019年,OpenAI重组为一家“有限盈利(capped-profit)企业”,并接受了微软10亿美元投资,双方表示将合作替Azure云端平台服务开发AI技术,ChatGPT即是在微软Azure AI服务器上完成的训练。

近期,伴随ChatGPT的爆火,微软也宣布与OpenAI合作一项新的长期投资。尽管微软拒绝提供具体数额,但有媒体报道称,这项投资可能高达10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OpenAI这个有限盈利企业的分红条款上,第一阶段将优先保证马斯克为首的第一批投资人收回资本,然后才轮到微软。

“稳赚不赔”的马斯克,则继续显露其担心,“ChatGPT很惊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只是,马斯克这个“始作俑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算得上“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原文链接:https://tech.ifeng.com/c/8ND81nLrAt8

相关推荐

阅读榜

hellenandjeckett@outlook.com

加入QQ群:84911258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