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作效率生产力
Ctrl + D 收藏本站,更多好用AI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AI资讯

day2 AI面试刷题

2024-06-24 45

1、为什么一些场景中使用余弦相似度而不是欧式距离?

余弦相似度取值为[-1, 1],而余弦距离取值为1-余弦相似度,为[0, 2]。余弦相似度保持在高维为1,正交时为0,相反时为-1。欧氏距离衡量空间点的直线距离,而余弦相似度衡量点在空间方向上的差异。

参考答案:
假设有 A A A B B B 两个向量,其余弦相似度定义为 cos ⁡ ( A , B ) = A ⋅ B ∣ ∣ A ∣ ∣ 2 ∣ ∣ B ∣ ∣ 2 \cos(A, B)=\frac{A\cdot B}{||A||_2||B||_2} cos(A,B)=A2B2AB,即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它关注的是向量之间的角度关系,相对差异,而不关心它们的绝对大小;其取值范围在 [-1, 1]之间;两个向量相同时为1,正交时为0,相反时为-1。即在取值范围内,余弦距离值越大,两个向量越接近;余弦距离为向量之间的相似度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指标,无论向量的维度多与少,特征的取值范围大与小。余弦距离的取值范围始终都能保持在[-1, 1]。余弦相似度广泛应用在文本,图像和视频领域。相比之下欧氏距离则受到维度多少,取值范围大小以及可解释性的限制。当特征的取值以及特征向量经过模长归一化之后,余弦距离和欧氏距离又存在以下的单调关系。
∣ ∣ A − B ∣ ∣ 2 2 = 2 ( 1 − cos ⁡ ( A , B ) ) ||A-B||^2_2=\sqrt{2(1-\cos(A,B))} AB22=2(1cos(A,B))
其中 ∣ ∣ A ∣ ∣ 2 2 = 1 , ∣ ∣ B ∣ ∣ 2 2 = 1 ||A||^2_2=1, ||B||^2_2=1 A22=1,B22=1

2、在模型评估过程中,过拟合和欠拟合具体指什么现象

过拟合现象是指,模型在训练集中的表现过于完美,而导致在测试集中准确率反而降低,效果不好。
欠拟合现象是指,模型本身在训练集上的表现就不太好,可能是模型或者数据集的问题。

参考答案:
过拟合是指模型对于训练数据拟合呈过当的情况,反映到评估指标上,就是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好,但是在测试集和新数据上的表现较差。欠拟合指的是模型在训练和测试时表现都不好。用模型在数据上的偏差和方差指标来表示就是:欠拟合时,偏差较大;而过拟合时,偏差小但方差大。

3、降低过拟合和欠拟合的方法

降低过拟合:

  • 增加训练数据
  • 减少特征数
  • 降低模型复杂度
  • 提前结束

解决欠拟合:

  • 模型复杂化
  • 增加更多的特征,使输入数据有更强的表达能力
  • 调整参数和超参数

参考答案:
降低过拟合的方法:

降低欠拟合的方法:

4、L1和L2正则先验分别服从什么分布

L1是Laplace(拉普拉斯)分布,L2是Gaussian(高斯)分布

Laplace分布公式为:
f ( x ∣ μ , σ ) = 1 2 σ exp ⁡ ( − ∣ x − μ ∣ σ ) f(x|\mu,\sigma)=\frac{1}{2\sigma}\exp(-\frac{|x-\mu|}{\sigma}) f(xμ,σ)=2σ1exp(σxμ)
Gaussian分布公式为:
f ( x ∣ μ , σ ) = 1 2 π σ exp ⁡ ( − ( x − μ ) 2 2 σ 2 ) f(x|\mu,\sigma)=\frac{1}{\sqrt{2}\pi\sigma}\exp(-\frac{(x-\mu)^2}{2\sigma^2}) f(xμ,σ)=2 πσ1exp(2σ2(xμ)2)

接下来从最大后验概率的角度进行推导和分析。在机器学习建模中,我们知道了 X X X y y y 以后,需要对参数进行建模。那么后验概率表达式如下:
P = log ⁡ ( P ( y ∣ X , w ) ⋅ P ( w ) ) = l o g ( P ( y ∣ X , w ) ) + l o g ( P ( w ) ) P=\log(P(y|X,w)\cdot P(w))=log(P(y|X, w)) + log(P(w)) P=log(P(yX,w)P(w))=log(P(yX,w))+log(P(w))
可以看出来后验概率函数是在似然函数的基础上增加了 l o g ( P ( w ) ) log(P(w)) log(P(w)) P ( w ) P(w) P(w) 的意义是对权重系数 w w w 的概率分布的先验假设,在收集到训练样本 X , y X, y X,y后,则可根据 w w w X , y X, y X,y下的后验概率对 w w w 进行修正,从而做出对 w w w 的更好地估计。若假设的 w w w 先验分布为 0 均值的高斯分布,即:
f ( w ) = 1 2 π σ exp ⁡ ( − w 2 2 σ 2 ) f(w)=\frac{1}{\sqrt{2}\pi\sigma}\exp(-\frac{w^2}{2\sigma^2}) f(w)=2 πσ1exp(2σ2w2)
则有:
log ⁡ ( P ( w ) ) = log ⁡ ( ∏ j P ( w j ) ) = log ⁡ ( ∑ j [ 1 2 π σ exp ⁡ ( − w j 2 2 σ 2 ) ] ) = − 1 2 σ 2 ∑ j w j 2 + C \begin{aligned} \log(P(w)) = \log(\prod_jP(w_j))&=\log(\sum_j[\frac{1}{\sqrt{2}\pi\sigma}\exp(-\frac{w^2_j}{2\sigma^2})]) \\ &=-\frac{1}{2\sigma^2}\sum_jw_j^2+C \end{aligned} log(P(w))=log(jP(wj))=log(j[2 πσ1exp(2σ2wj2)])=2σ21jwj2+C

可以看到,在高斯分布下的效果等价于在代价函数中增加 L 2 L2 L2 正则项。

若假设服从均值为0,参数为 σ \sigma σ的拉普拉斯分布,即:
f ( w j ) = 1 2 σ exp ⁡ ( − ∣ w ∣ σ ) f(w_j)=\frac{1}{2\sigma}\exp(-\frac{|w_|}{\sigma}) f(wj)=2σ1exp(σw)
则有:
l o g ( P ( w ) ) = l o g ( ∏ j P ( w j ) ) = log ⁡ ( ∑ j [ 1 2 σ exp ⁡ ( − ∣ w j ∣ σ ) ] ) = − 1 σ ∑ j ∣ w j ∣ + C \begin{aligned} log(P(w))&=log(\prod_jP(w_j))&=\log(\sum_j[\frac{1}{2\sigma}\exp(-\frac{|w_j|}{\sigma})]) \\ &=-\frac{1}{\sigma}\sum_j|w_j|+C \end{aligned} log(P(w))=log(jP(wj))=σ1jwj+C=log(j[2σ1exp(σwj)])
可以看到,在拉普拉斯分布下的效果等价于在代价函数中增加 L 1 L1 L1 正则项。

5、树形结构为什么不需要归一化?

树形结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一般是概率模型,与样本具体数值无关,不需要进行梯度下降,只需要各个特征及其不同类别的值的占比来计算信息熵、信息增益等值就行。

参考答案:
决策树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选择合适的特征,分裂并构建树节点的过程,而分裂节点的标准是由树构建前后的目标增益(比如信息增益和信息增益率)决定的。这些指标与特征之间的数值范围差异并无关系。

修改时间:
2022.1.11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225602/article/details/122418059?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71851498816800227478200%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71851498816800227478200&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times_rank-27-122418059-null-null.nonecase&utm_term=AI%E9%9D%A2%E8%AF%95

相关推荐

阅读榜

hellenandjeckett@outlook.com

加入QQ群:84911258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