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必须依靠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教育是造就这种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基础。
12月17日、18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2年度学术年会举办,与会专家聚焦新时代、新格局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就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和重要性是什么?在区域协调发展之下,区域教育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阐释了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和重要性。他表示,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紧密关联、相互影响在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具有支撑性和基础性的作用。“这也恰恰是新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是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的一个重要任务。”
谢维和指出,教育的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协调,即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之间的协调,各地自主发展与国家统一发展之间的协调,以及区内均衡与区间均衡的协调。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与基本途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所长安雪慧,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我国战略规划中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等维度,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同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区域教育如何更好服务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原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闵维方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教育为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教育促进对外开放和双循环格局的形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共享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教育有利于促进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教育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向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转型。
闵维方强调,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而实现科技创新并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而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依靠人。教育是造就这种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基础,是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源泉。
培养创新人才要解决五个问题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核心素养中最核心的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到底指的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创造力、创造性能力,它是一种高级行为能力,是人类心理技能的高级表现。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创新贡献的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李志民认为,“综合来看,创新人才要具备四条基本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灵感和想象力;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无畏而诚实的表达能力。创新人才应该以诚信为基本,努力提升这些能力。缺少这四条基本素养,创新的可能性都不大。”
“在我看来,创新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科学家的创新被称作大创新,二是工作中的创新被称之为职业创新,三是生活中的创新叫做小创新,四是学习中的创新叫做微创。”北京开放大学校长褚宏启教授介绍,“学生们的创新主要是小微创新,我们要记住,没有小微创新就没有将来的大创新。”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褚宏启认为,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目标要强,不能培养会考试的人,要培养会创新的人,培养创新人才;二是课程要强,我们需要这样的课程——内容重点突出与核心素养进行对接,内容好吃有营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开设专门的思维课程;三是教学方式要强,老师要巧妙提问题,要让学生自由提问题;四是教育管理要强,对学校做到科学民主依法管理;五是队伍要强,因为事在人为,队伍不强是不行的。
在褚宏启看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就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实验空间并给学生自由,培养独立性自主性。此外还要培养自信心,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改变评价方式,包容不守规矩的学生,包括允许答案的多样化。
为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注入活力
目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尽快提升中国的科技实力与智库实力是当务之急。加强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意味着学者要参与世界科技前沿的比拼,“破五唯”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如何找到可行的新标准和“五唯”的替代品,打破科研体制内卷?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益东认为,原始创新是一流人才的事业,利用原始创新成果的结构特征、长期坚持的过程特征、职业学者的行为特征、十年磨一剑成果的综合特征,加上“互联网﹢代表作”评价法,可以实现原始创新成果的及时评价和一流人才的及时甄选。因此,用原始创新成果作为学术招牌标定一流学者桂冠,一目了然,“唯帽子”不攻自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目前,我国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缴纳国,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联合国的各项工作事务中,国际胜任力一词也逐渐为人所知。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副秘书长张宁认为,要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国际胜任力水平,对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来说,必须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中国的国情,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对于中国的青年学生来说,更需要培养国际可迁移的专业能力,培养尊重多样性;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培养协同合作能力;培养领导管理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好拔尖创新人才
面对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统一的培养体系和过度单一的评价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对教育的挑战。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附中原校长王殿军通过十多年探索,形成了两套基于大数据的师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并已在全国数十个省市区域推广应用。他认为,要真正解决创新拔尖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抓住发现、培养、评价三个关键环节,必须实施以“学业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能力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多维评价,必须开展以向“识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进阶式评价与培养体系的实践,必须走以A﹢B双轨制为主要思路,并充分兼容和考虑现有教育体制的评价改革路径,必须依托数智技术为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与培养全面赋能。
发现创新拔尖人才并不是目的,而是要更好地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都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原院长郑方贤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
他进一步解释说,要建好“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建设质量文化;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解决“卡脖子”问题;新工科方面,要把握新的工科专业的新要求,推进理论研究、内容方式、组织模式及实践体系创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国家元实力,解决“卡脑子”问题;推进新文科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解决“卡嗓子”问题。
未来人类教师和AI助教协同工作
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
当前,教育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期,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武法提教授介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就是以人为中心来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来实现智慧教育的新生态,是实现我们中国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据武法提介绍,智慧教育有四个关键特征,即育人为本、场景感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在这四个特种中,数据驱动是最核心的技术特征。“未来社会是人类与AI协同工作的一个社会,未来教育则是人类教师和AI助教协同工作的一个场景。”武法提表示,“AI助教可以帮助人类教师完成一些基础性、重复性、高质量的这样工作,比如说数据统计与分析,学生学情反馈,理解目标的知识传授,个性化资源的推送等。”
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AI赋能教育的赋能对象和路径选择也可以有很多种。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赵姝颖教授介绍,她所带团队对AI赋能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大胆探索,以期待培养出更多符合智能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才。在她看来,教育变革创新首先应该是在理念和方法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其次则是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创新,推动创新理念和方法更好地落地落实。
NPL(Neural Parallel Language)语言和Paracraft创始人李西峙介绍,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的教材数字化、视频化,而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育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能够建立一种自主学习为主的一个全新的体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和社会力量都参与到数字化转型内容的创造中。“我们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出像自然界一样顺应人性的互动世界,将它变成义务教育的一种顺应人性的一种学习内容和心态。”
文字:李继君 郝彬 赵艳国
编辑:付磊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原文链接: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1R65Q20516DL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