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圆桌论坛|AI将逐步取代人类工作,降低行业壁垒
4月26日,GMIC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AI”生万物,邀请政府官员、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最新趋势。全球人工智能领袖峰会作为GMIC大会的首场峰会,旨在探讨在基础硬件、大数据与开源平台、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洞见。
在主题为《AI对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圆桌论坛中,分享嘉宾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机器学习系主任Tom Mitchell,猎豹移动CEO傅盛,以色列工贸部首席科学家艾维·哈森;该论坛由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大中华区首席代表David Aikman主持。
以下为《AI对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圆桌论坛实录,由品途商业评论(ID:pintu360)精编整理,有删减:
David Aikman:欢迎女士们,先生们,参加我们的圆桌讨论。最近花旗银行和世界银行所做的调查,发现美国35%的工作就会被自动化或者是AI机器人所取代,在美国大概47%,在中国是77%,都会被替代,这是一个令人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故事的反面是,AI也会让社会受益。比如说可以看到AI如何帮助我们诊断癌症,或者是机器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型的糖尿病。
我们先问一下Tom Mitchell,他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在认知神经学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另外他也引领了个AI工作团队。接下来的是艾维·哈森,他是以色列工学部的一个首席科学家。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初创业的天堂,所以我也相信他对于今天的讨论应该会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来讲,他也会为我们分享一下中国如何学习以色列的创新。傅盛也是非常关注AI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
我们会讲一下AI如何取代人类工作,AI和机器人对社会意味着什么,以及对社会竞争意味着什么。
AI与工作的关系
我们先谈一下AI和工作之间的问题。AI与人的合作或者AI取代人的一些工作。大家看一下未来的趋势是什么,你觉得这样的趋势是好还是坏呢?
Tom Mitchell:我最近参与了在美国的一个关于自动化工作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有两点要与大家分享。
实际上,在求职市场上有很多AI的技术或者信息的技术出现,比如有些工作会逐渐的被自动化,在美国,有一些工作可能很快要消失了,会被自动化所取代。另外AI和信息技术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工作或新的业务模式。比如说像滴滴和UBER,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它们的这种业务模式如果没有AI的话根本无法产生的。AI的计算可以让我们知道乘客在什么地方,司机在什么地方,而且中间的等待时间都非常的短。所以可以看到AI它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如果人们的工作要换的话,我们就需要接受更多的继续教育,但是有了技术的话,毫无疑问,应该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所以我们会从不同的方面来看待AI吧。
AI会把你的工作变成由机器人去做,你首先要认识到有的时候这个工作实际上是对不同工作的束缚。比如医生需要做诊断,同时还需要跟你去讨论合适的疗法是什么。有的时候有些工作是需要问一些问题的话可能会比较敏感。比如说像医生,我认为将来医生他可能会更多的依赖于电脑帮助他做出诊断。他可能不再说和病人讨论使用什么样的疗法更合适,而是更多的会依赖于电脑。
实际上,很多的工作并不会那么快的去消失,而且虽然有些工作会去消失的,但是也会创造一些新的工作。
David Aikman:我们看到医生和患者合作会带来最佳的解决办法,艾维·哈森你怎么看呢?
艾维·哈森: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们首先看一下工作的具体情况,比如77%的工作在中国会被取代。比如像医生,以色列有很多的公司也这样做,他们利用AI来进行一些诊断,这样的话可以更好的诊断,更好的分析图像的一些数据。
我觉得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由医生和机器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做出诊断。并不是让医生没有工作,而是让医生和机器一起来做出更好的诊断。不管单独使用医生还是单独使用机器,效果肯定没有二者结合在一起好的。
另外AI取代工作,谁能会想到,智能手机应用会替代很多的工作呢。所以有的时候,人的工作被替代的情况,很多时候实际上是一点夸大了。我觉得技术只能是使人我们生活变得更好,让我们的经济更发展。
我想强调的是AI的特殊之处,它更多的体现的是它的速度方面,它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带来的影响非常的广泛。不管是公司也好,使用技术的那些人也好,当然也包括政府,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政府需要提出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有些工作被取代了,政府也需要提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David Aikman:傅盛你怎么看呢?
傅盛:我觉得要看怎么定义工作本身了,我们今天是用落后的眼光在看待所谓的工作,我们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上,新技术的应用是极大的增加效率的,它会产生更多的所谓的工作。从长远来说,AI一定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率极大提升,为我们创造更多的繁荣。就像一百年前很少有人想象那么少人种田,但是我们今天吃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
最近有一部电影《头好玩家》,其实在那里其实这些人在虚拟世界里也同样变成了一个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从长远来说,我是极度看好AI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繁荣,还有物质的极大丰富,工业品更高效,更高品质的产生。甚至都不需要钱来换取这些工业品了。所以大家对实体工作的需求是下降的,但是对精神工作或者精神愉悦会迅速上升。
当然从短期来看,AI进展太快了,所以我们比较悲催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在很短时间内适应这个变化。所以我觉得整个社会,企业也好,政府也好,还有专家也好,大家一起来面对这个事情。用更快速的应变,来保证升级时候的短期阵痛。
如何应对AI给社会带来的变形
David Aikman:因为现在社会进行了一些变形,我们需要来不断的进行演变。对于社会来讲,会有一些担心,你们几位有什么样的想法,我想问一下,因为你们对于消费者的期望有着最直接的反映,它们希望你们怎么进行应对呢?
傅盛:今天对中国来说,有77%的工作会受到影响,因为中国有很多制造业相关的,其实在这波冲击当中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希望下一个阶段能够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投入自己更大的力量。今天在中国一边是消费升级,一边是人口红利下降,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整个中国消费者对消费品质不断的追求。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积累的大数据和AI技术结合起来,能够做一些真正帮助我们去劳动的机器人和专门的机械手臂,机械手臂正是有AI这个技术以后,使得我们有机会用很低的成本生产这种机械手臂,把这个成本降低到以前的几分之一。
虽然一方面我们的人口成本在上升,我们的制造业的竞争力在下降;另一方面,我们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产品,更人性化生产的产品,就是按用户需求定制生产产品,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艾维·哈森:我认为一般来讲,政府所要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聚焦于教育和培训。第二点,我要强调的是法规。
自动驾驶是个很好的技术的例子。政府应该很开放,现在在以色列就是一直驱动,来创建良性的环境,而不是来强制性的,所以通过这样做可以把数据库进行开放,使得初创企业能够接触到这些信息。
David Aikman:因为我们看到了AI的使用,能够帮助提升服务的效率,带来很多的福祉。有的时候因为技术是新技术,可能大家不太了解,这个算法是什么。我们希望有些敏捷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由政府和私营部门进行协作,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及我希望我们能够来把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的优势进行整合,能够更好的关乎我们的市民。
Tom Mitchell:人工智能它在我们世界上的已经拥有了很多的用户,但是主要的是由私营部门它们出于盈利的目的来进行扩张。但是我确实相信80%的人工智能的收益是它们所能够得到的。因为我们可以充分的使用大数据。可是我们如果仅仅依赖于私营部门来驱动这些活动,仅仅出于盈利的目的去做,可能是得不到全部好处的。
另外的AI能够为我们做的20%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改善生活的质量。因此政府就负有重责,首先帮我们澄清人工智能受益者是谁,不可能跟进由私营部门做。之后又使得这些益处能够使得大家得到。因此我们要列出人工智能一系列的好处。
David Aikman:这个例子说的很好。我也听过一些例子,像我们要建立一个城市的智能的道路连接,了解有关车流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实验,大家可以把有关的道路的摄像头进行连接,之前的系统不对话,但是把系统用在了摄像头跟踪,之后可以了解红灯、绿灯,我们又要建一些新的道路,基础设施,就可以提高20%道路的管理效率了。因为我们可以使得系统之间互相互动了。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收益,就是因为我们有了很好的技术。
如何用政策推动AI发展?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大家觉得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要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我们看到了英国它们希望就人工智能方面来出台一些市场原则,以便更好的发展人工智能。现在政府也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得到更好的收益,进行更好的计算。大家对于企业和政府它们应该进行什么样更好的讨论,以便使得我们从人工智能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傅盛:其实我觉得在中国我看到的政府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是非常非常的积极的,而且是非常支持的。其实大家也知道这段时间中美在做贸易战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争端,其实就是关于高科技方面的争夺。其实中国我了解太多的,是非常希望中国的企业在AI方面加大投入。而且整个政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来自于政策的,也会来自于资源和资金上的支持。
第二,我觉得AI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数据的开放性和隐私性如何做平衡。在这点上我认为中国政府相对来说是比较开放的,它更愿意让企业尝试更多的数据的接入,使得整个技术的迭代会更快。其实以前我有一个观点,甚至我也曾经在硅谷想组建一个关于AI的研发中心,但是后来还是把这个研发中心放到了北京。其实今天我个人认为在算法上美国,包括硅谷的一些技术也很强,但是今天技术方面中国很有机会走在前面的。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用户隐私数据保护问题。这点其实政府也非常关注,包括前不久Facebook产生的重大的问题,我也希望由政府出台主导一个关于用户隐私保护的措施,能够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尽管我是做企业的,但我觉得这样的话才能避免数据被滥用,这样也能避免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如果产生这样对立情绪,这个技术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停滞了,或者发展就会很慢。所以我觉得政策的公开透明性也很重要。
第三点,我还是讲中国吧,因为你们是从国外来的,中国政府对新技术的应用也非常感兴趣。包括我们看政府办的会,都是用人脸刷卡的方式进去了,包括各种会议都有同传这些。但是我个人认为AI还是早期,还有大量工作做,所以这时候政府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努力,把前期的投入,可以叫分摊一下,或者帮助企业去承担一些这样成本的话,能够让这个技术更快更好的应用。谢谢。
艾维·哈森:我觉得接下来我必须非常清晰地说一下,对于政府他们开始了解到了什么是人工智能,我觉得可能在有关沟通方面程度不够,而且在政府当中很少有人能够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另外我们提到了一些具体应用的时候,它们更不了解了,我之前提到了这不仅仅是种新的技术,而且是能够带来巨大影响的,所以首先鼓励进行内部的探讨。
在这方面我相信组织机构能够做很多,能够起草一些指导原则,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创新科技行业的人都是可以去交流一下,包括教育行业,健康行业,交通行业的所有人。到底哪些是可以应用的场景,目前一些相应的模式都会去看它到底有哪些影响。
很多的一些工作都是非政府的机构在推动,在我们整个的采购方面去尽量的激励,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初创公司,是否它没有用最新的技术就应该受到惩罚?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想有很多的推动点都是关键的。
最后一点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主要是中美之间的一些贸易战引起的相关的一些问题等等,其实这个都不是一些自身以外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去理解它。最重要的是任何的技术要想很好的发展的话,必须要各界通力合作,不能只是研究界合作。现在很多的企业界的人士都充分的认识到合作非常关键,不可能有一家公司来推动。我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行动当中来。
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的角度,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如果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持的话,前进的速度就会大大的减慢,整个消费者的福祉也会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真的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及风险。
David Aikman:Tom Mitchell你怎么看呢?
Tom Mitchell:我非常赞成大家的想法。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想提的,就是如何解决数据标准。
我们知道大数据是很有价值的。美国已经有25年临床标准,拥有包括治疗策略等相应的一些诊断的记录,但是它们都有不同的供应商,而且格式都不一样。因此,这25年的临床数据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公司当中只是一个例子。我们知道,数据必须要整合才有价值。并且让它真正的用起来,在真实的世界中很多时候是从下而上的,是自发而行的。在这里对我们所有人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从今天混乱的不同的数据分散的,各自的不同的格式,这样一种混乱的秩序怎么样去变化,怎么样去调整,尽管是大数据,一但是怎么样把它进行整合,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汽车在左边还是右边,这个没关系,只要大家达成共识统一,不要你在左边,我在右边。因此,政府在这个当中可以发挥充分的作用,包括每家公司。
当然刚才讲的医院的数据,各个分割的组织不想相互协作,像达沃斯经济论坛,也是有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去思考。
David Aikman:认为竞争当中,不同人工智能公司竞争情况,不同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竞争你们各有什么样的看法?
Tom Mitchell:人工智能是一个基础技术,我想不应该从这个角度看待人工智能,它不像是一架飞机,有大型客机,还有一些小飞机,这个是不一样的。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理解语言,人工智能是基础的技术,这个技术和实际应用当中的差距有的时候有可能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合作,而不是竞争。
艾维·哈森:人工智能将来会无处不在,是一种基础的动能,一种基础的架构。政府产学研协作更多的是合作,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是相互需要,共同来推进前沿技术的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它们都体现出技术的不同层面,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说谁一定拥有某种技术,技术应该更加灵活,更好的去充分的让人工智能为人类造福,来改进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体系,怎么样有更好的教育,让世界受到更好的积极的影响。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人工智能才能变得更加有意义,而不只是说我们相互设置技术壁垒,我们这个东西不跟别人分享的这种竞争。
傅盛:我觉得人工智能现在在早期,所以很多大公司喜欢把人工智能强调为黑科技,甚至强调这种技术的垄断性。我很同意汤姆的说法,其实人工智能是一个基础性技术,今天它显得特殊,就是因为太少人研究它和太少人去了解它了。我相信人工智能会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技术,几乎所有技术人员去了解和接受的技术。
我认为人工智能没有在提高这种技术的壁垒,而在降低壁垒,不是几家大公司才能做人工智能。因为当我们说做人工智能的时候好像有人问我们,说是BAT才做的东西,为什么你一个不是很大的公司还做人工智能。我觉得人工智能就是技术应用,而且它的应用在技术上很快的普及化,就是它不再神秘了,就看你怎么把这个技术做好。所以在这样的竞争中我更看好有直接产品的公司。
像Google和特斯拉无人车的竞争,我更看好特斯拉非传统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因为它有更多的终端产品。在具体应用上谁有更多的应用,谁反而能让人工智能更多的落地,而不是说谁拥有更好的算法,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所以我们自己也希望能够有和人工智能结合的产品,比如说在不同场景下机器人能够给用户去使用,把这个技术用起来,而不只是在一个比赛当中得第一名这样的。谢谢。
David Aikman:谢谢。我期待与大家今后继续探讨。我想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希望这样的旅程能够持续不断。也欢迎大家加入到我们下次交流探讨当中。再次感谢各位,谢谢。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888980345407461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