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必要根据最新形势变化,制定实施新的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战略,包括加快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集中力量攻克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超前规划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培养和引进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及时研究制定有关规则和标准等。
从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达到41.13%;其次是硬件、机器学习和推荐、服务机器人,占比分别为7.64%,6.81%,5.64%;物联网、工业机器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分别占比5.55%,5.47%,4.76%。当前,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已取得积极进展,在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重点行业建成了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AI开发平台又称为人工智能开发平台,主要是由框架工具、训练平台、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等部分组成,面向用户打造的一站式算法定制服务平台。AI开发平台提供AI开发所需的工具和框架,可通过接口调用进行AI产品开发,或者利用该平台算法框架进行功能定制,有利于降低开发成本。
近几年,我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产业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转型,AI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AI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应用范围逐渐拓宽。在此背景下,我国AI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AI市场规模为1349.4亿元。随着各行业对AI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AI开发平台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目前,我国AI开发平台市场规模快速上涨。从2016年到2022年,我国AI开发平台市场规模由17.1亿元增长为265.3亿元。
现阶段,我国AI开发平台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链上游为技术支持行业,主要有容器编排、云计算基础设施、容器引擎、大数据计算框架等技术;中游为AI开发平台行业,为各行各业开发者提供算法模型;下游则主要面向应用领域,大多被应用于电商、工业、金融、医疗、农业等领域。目前,AI开发平台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为开发者提供AI开发工具或者AI技术接口,从而取得盈利,计费方式大致可分为按调用量计费、包年或包月、免费等。其中,按调用量计费主要是面向AI需求量尚不明确的开发者,价格相对较高;包年或包月计费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价格相对较低;免费模式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大多为通用AI技术。
业界人士预计,未来5至10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仅就生成式人工智能而言,Gartner预计其将在2至5年内进入成熟期,并将带来大量的应用机会和商业潜力,是未来的重要技术趋势。业界人士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安全可靠和创新发展并重,筑牢安全防护墙,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亟须未雨绸缪,从而真正拥抱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
近两年来,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于提升全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纷纷深化人工智能战略。欧盟发布《2030数字化指南:欧洲数字十年》、《升级2020新工业战略》等,拟全面重塑数字时代全球影响力,其中将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列为重要的工作。从人工智能自身产业化的角度来看,技术迭代升级是发展的源动力,目前人工智能尚不完善,智能化路径还在加快探索,技术的创新驱动将有助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从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的角度来看,特别是疫情以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提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迈入加速轨道,相关应用不断深化。
从治理角度来看,技术和产业发展要领先于监管和制度,治理问题日益严峻,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成为全球共同关注。这里面既有渐进的变化,也有结构性甚至方向性的调整,需要全面、系统地提升各方面能力,从而推动人工智能持续且健康的发展。未来人工智能除了重视技术创新以外,还更加关注工程实践和可信安全,这也构成了新的“三维”发展坐标,牵引人工智能技术产业迈向新的阶段。事实上,业界在各个维度上的努力早已开始,并且从未停止过,只是时至今日,工程实践和可信安全被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三维坐标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支撑。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新兴战略性技术,是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当前,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支撑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入,围绕着数据处理、模型训练、部署运营和安全监测等各环节的工具链不断丰富。人工智能研发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以MLOps为代表的自动运维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工程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小作坊、项目制”的赋能方式正在成为历史,未来将会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和产品交付。
原文链接: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230526/1157144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