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作效率生产力
Ctrl + D 收藏本站,更多好用AI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AI赋能汽车后,新老司机都爱它

2023-11-24 135

  老司机更轻松 新手更自信

  AI技术对汽车的赋能还体现在智能驾驶上。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达70%。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以NOA为代表的导航辅助驾驶热度越来越高,特斯拉、小鹏汽车等车企更是将高阶智能驾驶作为其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当下,包括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魏牌、智己汽车、百度、小马智行、毫末智行等多家企业,正着手将NOA的使用场景从高速路段扩展至城市路段。

  就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部分市民对以NOA等导航辅助驾驶的使用场景主要还是在高速路段。2019年入手进口特斯拉model 3的邹女士表示:“高速上车少的时候才会使用智能驾驶,正常城市路段不会用到。”小鹏G6车主梁先生表示:“智能驾驶在面对复杂路况时经常需要人工接管。我主要是在高速路上使用智能驾驶,大大减轻驾驶疲劳感,提高了行车安全性。毕竟人会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但AI不会。”

  虽然导航辅助驾驶在城市路段的应用还不普及,但这项功能对老司机来说让驾驶更轻松。“我购入蔚来ET5之后,用得最多的是高速NOP+领航辅助功能,可以应对大多数场景,包括跟车加减速、超车变道、上下闸道、汇入汇出主路等。在高速公路上,我只需要观察路面情况,握住方向盘就可以了。”蔚来ET5车主曾先生说。

  曾先生还谈到了他太太的驾驶经历:“我太太刚拿驾照不久,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极大增强了她开车的信心。当她倒车时,可以通过360影像系统、透明底盘、自动辅助泊车等功能轻松泊入车位;她还可以通过后视镜的盲区监控提醒以及打灯变道的盲区影像,降低变道时与其他车辆发生剐蹭的概率;当毫米波检测到前方侧面、后方侧面有来车时,车辆就会通过声音以及方向盘震动等方式提醒,就连旁边经过电动自行车也能检测到。有一次她开车时与前车距离过近,这时候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启动,避免了碰撞的发生。所以,她开得也很开心,这相当于有一个‘小教练’陪她开车。”

  行车安全性仍值得深思

  AI技术赋能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但并不代表这些“智能”功能完全没有安全隐患。比如智能语音交互,虽然市面上不少车辆标配了高识别率的语音系统,但不等于可以100%听懂指令,像识别不到指令、识别错指令的情况在实际用车场景下也会发生,智能驾驶也是如此。即便排除功能失灵等情况,车主过分依赖、功能理解有误或操作失误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对于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你会担心吗?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持谨慎态度。

  驾驶特斯拉Model 3已经3年的袁先生表示:“出于安全考虑,我不怎么用车上的智能驾驶功能。如果需要长时间开车、路况相对好、地标线清晰,比如高速路上才会考虑使用。车上其他智能功能,比如人车交互、视频功能、自动泊车、道路全高晰雷达等,我比较常用,也觉得很有用,体验感很好。”

  同样是特斯拉Model 3车主的邹女士则表示:“高速上车少时会用智能驾驶,但很谨慎,还是有点担心安全性。”

畅想未来

  AI技术持续赋能 智能汽车如何发展?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

  未来智能汽车实现无人驾驶,人们的用车生活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三个小时车程,上车就能休息,看看电影、喝喝咖啡,就到目的地。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到郊区买房子,更愿意坐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网约车、出租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交通压力,老百姓的出行也会更便捷,花在路上的时间也能缩减。”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

  “未来智能汽车将会更智能化、自动化和互联化。”AI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智能汽车具备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甚至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同时,智能汽车将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实时通信和协同,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交通系统。另外,智能汽车将通过AI技术实现更智能、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面临一些负面的挑战。首先,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在不断进步,但由于复杂的交通环境和道路条件,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仍然面临重重难关。其次,车辆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将使得车辆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威胁驾驶安全和用户隐私。另外,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汽车制造业中就业岗位的减少。所以,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有前景,但也需谨慎应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新闻链接

  广州将率先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服务阶段

  根据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驾驶自动化可分为0-5级共六个等级,其中0级为应急辅助,1级为部分驾驶辅助,2级为组合驾驶辅助,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5级为完全自动驾驶。需注意的是,从3级开始,在有条件自动驾驶情况下,已允许驾驶员脱手,只需要在必要时接管驾驶。

  目前,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重庆等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和相关产业发展。

  广州方面,根据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发布的《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应用示范运营报告(2022年度)》,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433条,单向里程833.98公里,双向里程1667.96公里,开放测试路段涉及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黄埔区、南沙区、海珠区等6个行政区。从道路测试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有效测试总时长超过51万小时、有效测试总里程达976.1万公里。2023年,将有序推进5个阶段的自动驾驶示范运营车辆导入率的工作,完成1万台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运营规模的任务,率先进入智能网联汽车社会化、大规模服务阶段。

原文链接:https://epaper.xxsb.com/html/content/2023-11/07/content_900404.html

相关推荐

阅读榜

hellenandjeckett@outlook.com

加入QQ群:84911258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