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作效率生产力
Ctrl + D 收藏本站,更多好用AI工具
当前位置:首页 » AI资讯

技经观察丨浅析人工智能芯片发展的技术方向

2023-11-13 167

广义而言,AI芯片指的是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模块,即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芯片均被称为AI芯片。狭义的AI芯片指的是针对人工智能算法做了特殊加速设计的芯片[1,2]。从技术架构来看,AI芯片主要分为图形处理器(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类脑芯片四大类。其中,GPU为通用型人工智能芯片,FPGA和ASIC是针对AI需求特征的半定制和全定制芯片,类脑芯片则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处理器。

(一)图形处理器(GPU)。GPU最初是专门用来做图像处理的,如图像渲染、特效制作等,后因其优秀的矩阵计算能力和并发计算的架构,被广泛运用于AI领域。目前,GPU已成为AI领域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通用型芯片,在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等大型计算设施中备受青睐,在AI芯片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全球GPU厂商中,英伟达GPU技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融合了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构建起软硬件高性能计算的生态壁垒。2022年3月,英伟达在GPU技术大会(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发布了基于新一代Hopper架构的高性能GPU芯片H100,其配备第四代Tensor Core和Transformer引擎,与上一代产品相比,H100的综合技术创新可以将AI大型语言模型的速度提高30倍。

(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PGA是一种灵活可编程的硬件平台,具备较高的计算性能和可定制性等优点,能够对AI算法进行加速和优化。在不断迭代的AI算法场景下,FPGA凭借其灵活性、低功耗和低延时的技术优点,在AI推理应用中表现出色。2022年11月,英特尔发布基于第二代英特尔Hyperflex FPGA架构的Agilex FPGA芯片,其中整合引入了AI张量模块的增强型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模块,能够更好支持AI/图像/视频处理以及可执行复数计算的DSP密集型应用。

(三)专用集成电路(ASIC)。ASIC是针对用户对特定电子系统的需求而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其计算能力和计算效率可根据算法需要进行定制,是固定算法最优化设计的产物。2016年,谷歌发布ASIC芯片TPU v1,主要应用于AI推理过程。自此,ASIC克服了GPU价格昂贵、功耗高的缺点,开始逐渐应用于AI领域,成为AI芯片的重要分支。2017年5月,谷歌发布TPU v2,相比于TPU v1,TPU v2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既可以用于AI训练,又可以用于AI推理。2018年5月,谷歌发布TPU v3,可实现超过100PFLOPS的处理能力,几乎是TPU v2的8倍。2022年5月,谷歌又推出TPU v4,相比于英伟达A100芯片,处理速度最高快1.7倍,节能效率提高1.9倍。

2022年3月,中国寒武纪公司推出训推一体AI加速卡MLU370-X8,搭载双芯片四芯粒思元370,集成寒武纪MLU-Link多芯互联技术,可应用于YOLOv3、Transformer等AI训练任务中,每张加速卡可获得200GB/s的通讯吞吐性能,是PCIe4.0带宽的3.1倍,可高效执行多芯多卡AI训练和分布式AI推理任务。

(四)类脑芯片。类脑芯片是结合微电子技术和新型神经形态器件,模仿人脑神经系统进行设计的AI处理器,旨在突破“冯·诺依曼瓶颈”,实现超低功耗和并行计算能力。类脑芯片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可能成为未来智能计算的突破口。

2017年,清华大学研发出第二代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其具有高速度、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制程为28纳米。相比于当时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芯片,其功能更全、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2019年,基于“天机芯”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Towards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Tianjic Chip Architecture)作为封面文章登上《自然》(Nature)杂志。2021年4月,英特尔发布第二代神经拟态芯片Loihi 2,其集成神经元达到100万个,是上一代的7.8倍,处理速度提高10倍。

芯片的发展和升级换代一直依赖于工艺、架构和应用三个方面的推动。在应用方面,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不同的AI应用场景正推动AI芯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特定场景对性能、功耗和成本的需求。在技术方面,随着拟态神经元、量子等技术的发展,AI芯片正不断突破传统架构、工艺对性能的束缚,在不同的技术路径上进行探索创新,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一)AI场景和算法推动AI芯片走向专业化

在AI算法和应用场景的推动下,GPU、FPGA和ASIC正呈现出以满足专业化需求为特征的发展方向。(1)GPU在处理大量并行计算任务中表现出色,且可通过加速设计更好地发挥AI潜能,但也存在功耗高、成本高等缺点。目前,GPU仍然是AI训练所需算力的主要硬件选择。(2)FPGA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较低的试错成本和足够的灵活性,但其缺点在于价格较高、编程复杂,因此在半定制化AI场景中具备优势。(3)ASIC具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更低的能耗,并且可针对特定AI任务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在性能和能耗方面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这使其在全定制化AI场景中表现优异。

(二)类脑、量子技术推动AI芯片走向多样化

随着拟态神经元、量子等前沿技术的发展,AI芯片逐渐发展出类脑、量子等多样化技术路径的新型芯片,类脑芯片更是开始走向商用化。(1)类脑芯片拥有大规模并行计算、超低功耗和超低延迟等技术潜力,这些优势使其在未来AI应用场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未来,类脑芯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围绕AI算法构建更加高效的存算一体计算系统,如开发更加高效的芯片架构、具备更多神经元的芯片等,以不断迭代升级AI芯片的综合性能。(2)量子芯片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构建的芯片,可推动人类计算能力呈指数级增长,形成“量子优越性”。有专家认为,量子芯片有望彻底解决AI算力瓶颈的问题。未来,随着AI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对于AI算力的需求和耗电量将会大幅增加,而量子芯片是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潜在方案。不过,当前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还面临着如退相干等问题,导致当前量子芯片仍主要存在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商业化较远。总的来说,类脑芯片和量子芯片作为新型芯片技术,拥有巨大的潜力,将在未来的AI和计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带来更高效、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292345889156494&wfr=spider&for=pc

相关推荐

阅读榜

hellenandjeckett@outlook.com

加入QQ群:849112589

回顶部